
《看見人文之城》系列短視頻今天推出第三集《紅色文化融入城市肌理》,跟隨上海師范大學教授蘇智良Citywalk,探訪街頭巷尾的紅色印記,在名人故居的歷史回響中見證這座城市的熱血故事。
以人文之眸,閱魅力之城?!犊匆娙宋闹恰废盗卸桃曨l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、中共上海市委網(wǎng)信辦、中共上海市委外宣辦、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(lián)合會與文匯報社聯(lián)合出品。

蘇智良
上海是黨的誕生地,紅色血脈早已融入城市的肌理,從石庫門里的革命火種到街頭巷尾的紅色印記,從名人故居的歷史回響到紀念館里的歲月崢嶸,紅色基因是上海這座城市最鮮明的底色。

近些年,上海扎實推進精神家園守護工程,取得了顯著成效。通過構建紅色資源保護利用大聯(lián)動格局,更多紅色資源得到系統(tǒng)整合,上海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紅色資源高地。在革命舊址遺址、名人故居等發(fā)掘保護方面,不少沉睡的紅色載體重煥生機,全覆蓋的宣傳教育體系滿足群眾了解紅色歷史的需求。同時,開發(fā)符合新時代特色的紅色題材產品,推出廣受喜愛的文藝精品和紅色文創(chuàng),運用多種形式深入梳理紅色基因肌理,詮釋紅色血脈當代價值,讓群眾更真切理解紅色文化內涵。



紅色血脈滋養(yǎng)著城市精神的成長,它是攻堅克難時的勇毅擔當,是改革創(chuàng)新中的奮進姿態(tài),更是市民心中代代相傳的精神密碼。在紅色文化的傳承弘揚過程中,紅色血脈不斷煥發(fā)新生,化作推動城市發(fā)展的強勁動力。


作為上?!靶凶叩狞h課”首創(chuàng)人,虹口記憶傳講工作室首席傳講人張家禾經(jīng)常穿梭在上海街頭巷尾的紅色記憶間,為人們生動講述這座城市的紅色故事。通過不懈挖掘和整理,他將身邊的紅色點位串聯(lián)成一條條“行走的黨課”的紅色線路,將紅色文化的課堂變成Citywalk的沉浸式體驗。

張家禾

張家禾說,上海有很多這樣的紅色點位,它們深藏在馬路邊、弄堂里、石庫門當中。從事行走黨課工作15年以來,他最大的感受是整個社會對紅色資源的熱情越來越高,許多年輕人都會來紅色尋訪。


《看見人文之城》每日更新一集,邀請知名社科專家和實踐地建設者,全景式、沉浸式解讀《上海市建設習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實踐地行動方案》9大行動、30項重點工程的精彩實踐、創(chuàng)新案例和突出成果,闡釋文化建設的內在肌理,提煉文化實踐的一般規(guī)律,展示上海勇?lián)碌奈幕姑?,扎實推進文化強國建設,加快發(fā)展文化產業(yè),打造自信自強文化樣本的積極探索。

跟隨《看見人文之城》
一起去發(fā)現(xiàn)這座城市的活力魅力!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