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92人出征,僅3人歸!”——浦城百歲老兵葉月亮含淚追憶烽火歲月
| 2025-08-25 19:36:45??來源:浦城縣退役軍人事務局 責任編輯:卓志沐 我來說兩句 |
編者按: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(zhàn)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(zhàn)爭勝利80周年,深入挖掘抗戰(zhàn)老兵事跡,傳承紅色基因,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聯合各地市退役軍人事務部門開展走進抗戰(zhàn)老兵家庭,重溫抗戰(zhàn)歷史系列活動。廳官網官微開辟“致敬抗戰(zhàn)老兵”專欄對此進行系列宣傳,今日推出《“92人出征,僅3人歸!”——浦城百歲老兵葉月亮含淚追憶烽火歲月》的故事。 葉月亮,1925年2月出生于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。1941年春,年僅16歲的葉月亮踏上了烽火連天的抗戰(zhàn)征程,成為一名肩負重任的機槍手。
“浦城去了92個人,用了三部車子送到建陽集合,再坐車去河南?!比~月亮老人用獨特的浦城方言,將大家的記憶拉回到83年前那個炮火紛飛的戰(zhàn)場——河南省漯河市。在那里,他經歷了人生中最殘酷的考驗。 “在漯河打了三天三夜,到處都是飛機轟炸!”老人回憶道,戰(zhàn)斗的慘烈程度超乎想象。為了避開敵機的瘋狂掃射,部隊只能在夜間摸黑行動?!暗搅说谒奶?,日本的轟炸機徹底炸斷了我們的運輸線?!睌嗉Z的危機隨之而來,“我們沒有食物,一個人只能分到3塊小餅干,飯都沒得吃?!?/p> 更令人絕望的是武器彈藥的匱乏,“后來兵器也不夠了,我們三個班只剩下一挺機關槍,一把步槍?!崩先饲逦赜浀萌毡颈橇钊四懞难b備,“他們的刺刀有手掌那么長,我現在都記得?!?/p> 對于像葉月亮這樣被緊急征召的年輕士兵而言,戰(zhàn)場就是最殘酷的課堂?!拔覀兩蠎?zhàn)場也沒有系統的訓練,”他坦言,“就是晚上摸黑簡單摸一下槍,熟悉下瞄準,就上戰(zhàn)場了?!蹦贻p的他們,就是在這樣的倉促與懵懂中,用血肉之軀筑起了抵御外侮的長城。 在漯河戰(zhàn)場上,葉月亮不幸負傷。敵人的子彈貫穿了他的右手,鮮血染紅了機槍?!澳貌涣藰屃恕?,重傷的他被緊急撤離前線,送往位于武漢的后方醫(yī)院救治。這次負傷幾乎讓他失去右手。 “本來是要鋸掉整個手的,”老人心有余悸地說,“好在有個美國醫(yī)生幫我做了手術,保住了這只手。”這位不知名的美國軍醫(yī),為他保住的更是賴以勞作的手掌。傷愈后,因屬傷殘人員已無法繼續(xù)作戰(zhàn),部隊發(fā)放面包、大米作為遣散費,這位年輕的機槍手就此告別戰(zhàn)場。 而戰(zhàn)爭的殘酷不僅在于個人的傷痛,更在于戰(zhàn)友的犧牲?!拔覀兤殖?2個人就回來3個,”葉月亮老人反復念叨著這個數字,語氣沉重而悲愴,“其他一個也沒有活著回來。水東村1個,寨下村1個,還有就是我?!绷攘葦嫡Z,道盡了戰(zhàn)爭的慘烈與悲壯,92名浦城子弟兵出征,最終只有3人得以生還故土,這是浦城人民為抗戰(zhàn)勝利付出的沉重代價和不可磨滅的貢獻。
對于葉月亮老人而言,那些并肩作戰(zhàn)卻未能歸來的戰(zhàn)友,是他心中永遠的牽掛與傷痛。這份對犧牲戰(zhàn)友的深切緬懷,也讓他格外珍視和平的來之不易和生命的延續(xù)。 讓老人感到欣慰的是,這份保家衛(wèi)國的精神在家族中得到了傳承。他的兒子和孫子都曾先后參軍入伍,將青春奉獻給祖國的國防事業(yè)。 八十余載光陰流轉,戰(zhàn)爭的硝煙早已散去。葉月亮老人坐在家中,平靜地講述著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。那些關于饑餓、傷痛和犧牲的記憶,穿越時光的塵埃,依然清晰如昨。一位百歲老兵的故事,就這樣在浦城的陽光下,靜靜流淌。 |
相關閱讀:
![]() |
打印 | 收藏 | 發(fā)給好友 【字號 大 中 小】 |
- 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
-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
- 奮勇爭先 決戰(zhàn)決勝“十四五”
- 持續(xù)深化拓展"三爭"行動
- AI看福建
- 朱子學與全球文明對話大會
- 跨越山海
-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
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(互聯網視聽節(jié)目服務/移動互聯網視聽節(jié)目服務)證號:1310572 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營許可證(閩)字第085號
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(署)網出證(閩)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 閩B2-20100029
福建日報報業(yè)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(chuàng)作作品之版權,未經報業(yè)集團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、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
職業(yè)道德監(jiān)督、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舉報郵箱:jubao@fjsen.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:0591-87275327












